“造纸算哪个行业?”这个问题,别看简单,问出来的人,多半是刚接触或者在外围打转,想弄明白这产业到底归属。在咱们圈子里,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,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切入,说它是制造业,那是肯定的,但细究下去,就有点意思了。
国家统计局那个大名鼎鼎的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,造纸和纸制品业,那是妥妥地放在“制造业”大类下面,具体编码是C22。这可是guanfang盖章的,没啥好说的。按这个标准,只要你是在厂房里,用机器把木浆、竹浆、废纸之类的原材料,通过制浆、抄纸、压光、包装这些流程,变成一张张的纸,或者再加工成纸板、纸箱、包装纸什么的,那你就属于造纸行业。
你想啊,从原材料的采购、初加工,到复杂的机械设备运转、化学药剂的使用,再到成品的质量控制、仓储运输,哪一样不沾着“工业生产”的边?特别是现在,环保要求越来越严,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处理,那投入可大了去了,这更是现代制造业的典型特征。
我记得刚入行那会儿,厂里还在用一些老旧的设备,那噪音,那烟尘,现在想来真是触目惊心。但跟现在比,环保投入是天壤之别。光是那个污水处理厂,占地面积就比我们车间还大,光是运行成本,一年就得好几千万。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作坊能玩转的。
说它是制造业,那是因为它有实体产品,有生产流程。可要是你以为造纸就是简单地把浆抄成纸,那就太片面了。现在这行业,更像是“知识密集型”和“技术密集型”的混合体,尤其是高端特种纸领域。
就拿我们之前合作过的一家做高端铜版纸的客户来说,他们光是研发投入,一年就占了销售额的百分之多少,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,但你就知道,那可不是盖的。他们得研究纸张的表面处理,怎么让油墨附着得更好,怎么保证印刷的鲜艳度和持久度;还得研究纸张的内部结构,怎么提高挺度、抗拉强度,怎么让纸张的吸湿性更低,在潮湿环境下也不容易变形。
这背后,涉及到高分子化学、材料科学、精密机械制造,还有现在非常热门的绿色化学,比如怎么用更环保的助剂,怎么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量。所以,你要是只把它当成一个传统的“大宗商品”制造,那你就错过了它很多面向。
再往深里说,造纸这个行业,多少还是跟“资源”挂钩的。早些年,谁家门口有林场,谁就能占得先机。现在虽然很多依赖再生资源,比如废纸回收,但源头上的木浆、竹浆,还是得靠林业资源。林木的生长周期、砍伐政策、森林保护,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纸浆的供应和成本。
我记得有个项目,就是因为上游的木浆供应出了问题,船运延误,加上汇率波动,一下子成本就上去了好几个百分点。这对利润本就不算特别高的造纸企业来说,影响是挺大的。所以,很多大点的造纸企业,都会考虑向上游整合,自己投资建林场,或者跟林业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,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控制风险。
现在,很多造纸企业,已经不满足于只卖纸了。他们开始提供“解决方案”。比如,包装纸箱企业,不仅仅是给你做个箱子,他会跟你一起研究怎么设计箱子的结构,能最省材料,又能zuida程度地保护产品;怎么在箱子上印刷吸引人的图案,提高商品的附加值。这已经有点像“设计服务”或者“供应链服务”的意思了。
再比如说,我们做环保设备的公司,有时候会跟造纸厂深度合作,不是简单地卖套设备就完事,而是要参与到他们的工艺流程改造中,帮助他们优化整个环保体系。这过程中,我们扮演的角色,其实也超出了单纯的“设备供应商”,更像是一个“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”,这跟传统制造业又有点区别了。
综合来看,造纸算哪个行业,这个问题其实挺灵活的。如果你从最基础的生产方式来看,它就是制造业。但你要看到它在技术升级、环保要求、资源依赖、服务延伸这些方面的变化,就会发现,它已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性产业了。
有时候,我也跟新来的小伙子们聊,我说,造纸这行,看着好像传统,但实际上,每一天都在变。你要是还抱着几十年前的眼光看它,那肯定要吃亏。从这个角度讲,它又带着点“新兴产业”的影子,因为总有新的技术、新的模式在涌现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