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哪个省股票最好?”这问题,我隔三差五就有人问,每次听都觉得挺有意思的。不是说问题本身不好,而是大多数人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心里想的其实是“哪个省的股票最容易赚钱”,或者是“哪个省的上市公司发展得最牛”。这话说得比较直白,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。其实,股市这东西,跟地理位置的关系,说有,也怪微妙的,说没,也好像有点道理。
我刚入行那会儿,也挺爱琢磨这个。那时候,大家普遍觉得,长三角,尤其是江浙沪一带,民营经济发达,上市公司数量多,而且很多是细分行业的龙头,所以那里的股票“肯定”要好。还有广东,深圳那一块,高科技企业,上市公司,也是一股脑儿地往上冲。所以,当时很多人会觉得,要买股票,就得盯着这几个地方。看上市公司财报,看新闻,你确实能发现很多来自这些地区的优秀企业。
但后来我跑的多了,接触的机构和投资人也多了,就发现,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。一个省的股票“好不好”,不能简单地用上市公司数量或者GDP来衡量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省的资本市场生态,它是不是健康,有没有活力。比如说,有没有良性的并购重组,有没有持续的创新能力,有没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,这些才是更深层次的因素。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去看一家西南地区的科技公司。当时大家对那个地区的公司普遍不太看好,觉得技术研发能力不行,地方政府支持也有限。结果这家公司,创始人非常有魄力,技术团队也很扎实,而且抓住了某个细分市场的爆发点,短短几年就从默默无闻做到了行业前列。这种例子,说明地域的标签有时会是一种刻板印象,真正的好公司,在哪里都能发光。
当然,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地域的影响。某些产业,确实会高度集中在特定的区域。比如,你谈到新能源汽车,很多产业链环节就在长三角和珠三角。你谈到半导体,很多核心技术和制造基地就集中在几个重点省份。这时候,如果某个省份在某个产业上拥有绝对的优势,那么这个省份在这个产业里的上市公司,自然就会受到市场的更多关注。
但问题就在于,这种关注,有多少是基于真正的价值,有多少是基于“地域概念”或者“产业风口”的炒作?我见过太多因为某个产业概念火了,整个省份的上市公司都被拉起来,但实际上,很多公司的主营业务跟这个概念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这种“炒作”一旦退潮,股价就会一泻千里。那时候,你再回头看,所谓的“哪个省股票最好”,就变得非常讽刺了。
我个人更倾向于“价值投资”,也就是寻找那些真正有核心竞争力、有稳定盈利能力、有良好治理结构的公司,无论它在哪个省。这些公司,它们的股票“好不好”,更多地取决于它自身的经营状况,而不是它在地图上的位置。我宁愿花时间去研究一家偏远地区但技术领先的小公司,也不愿意去追逐那些仅仅因为沾了某个“热门省份”光环而股价虚高的公司。
举个例子,我记得有几年,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概念特别火,很多做智能制造、高端装备的上市公司都受到了追捧。当时,山东、江苏、浙江这些制造业大省里的相关公司,确实有不少表现不错。但也有很多公司,只是挂着“智能制造”的牌子,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都跟不上,业绩也平平。我当时就碰到了一个项目,一个东北地区的重型机械公司,在行业低迷期,依然能保持稳健的盈利,并且在技术升级上投入巨大。这家公司,在大家普遍不看好东北经济的大环境下,反而跑出了自己的节奏。
再比如,我之前参与过对一家位于内蒙古的煤炭化工企业的研究。当时,煤炭行业正经历寒冬,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的股票都没前途,更别说来自煤炭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了。但这家公司,通过技术改造,成功地把煤炭的附加值提了上去,生产出高技术含量的化工产品,而且抓住了环保升级的机遇,市场份额反而逆势增长。这说明,即使在传统行业,只要有创新和转型,依然能走出强劲的增长曲线,地域的限制并非不可逾越。
我一直觉得,投资股票,看的是公司的“内在价值”和“成长性”,这些东西,是超越地域的。你不能说,因为某某省是经济强省,那里出的公司就一定比欠发达省份出的公司好。关键还是在于,这家公司有没有本事,在它所在的行业里,能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,能不能持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。
所以,回到“哪个省股票最好”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是:没有哪个省是绝对最好的。你看到的那些“最好”,往往是某个时间点上,某些热门概念的反映,或者只是因为该省在某个细分领域有特别突出的龙头企业。但股市是变化的,行业是发展的,今天的好,不代表明天依然是好。
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,是那些无论身处哪个省份,都具备以下特质的公司:第一,清晰且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;第二,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;第三,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健全的公司治理;第四,健康且不断增长的现金流和利润。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公司,那么它所在的省份,就可能是当下“最好”的股票产地。
我的建议是,别太纠结于“哪个省”的标签,多花点精力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,去理解它的行业,去评估它的价值。市场的机会,藏在各种地方,等着有心人去发掘。与其问“哪个省股票最好”,不如问“这家公司值不值得我投资”。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