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靠港一般多久?” 这个问题,估计听得耳朵都起茧了。要我说,这就像问“一顿饭吃多久”,总不能一概而论吧?很多人一上来就想知道个数字,好像有个固定的时间表,到了就能走。其实,这中间学问大着呢,而且这“久”字,到底是指什么?是纯粹的停泊时间,还是包括了各种检查、装卸、放行等一系列流程?这得掰开了揉碎了聊。
船舶靠港,时间这东西,真是个动态变化量。首先,船的种类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。万吨巨轮和几百吨的散货船,靠港目的、停泊时间、港口提供的服务,那能一样吗?货柜船忙着快速装卸,集装箱码头那叫一个高效,几小时内可能就能完成作业。但如果是大型油轮,要进行油品输送,那流程就要复杂得多,涉及防爆、安全规程,可能就要花上半天甚至更久。我记得有一次,一艘载重吨位相当大的成品油轮进港,光是系泊、连接管线,以及后续的卸油流程,整个过程就差不多耗了三十多个小时。那阵势,看着都让人替他们捏把汗。
港口自身的吞吐能力和效率也是关键。像上海港、宁波舟山港这样的超级大港,自动化程度高,流程也比较顺畅,但遇上旺季,船只集中靠泊,就可能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。而一些小型港口,设施相对落后,或者操作人员经验不足,也可能导致靠港时间拉长。这就像在交通高峰期开车,即便路况好,也难免堵上一阵子。
再者,天气因素也不能忽视。狂风暴雨、大雾弥漫,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船舶的进出港以及在港内的作业。有时为了安全起见,港口会限制船舶的进出,或者暂停吊装等作业,这就直接增加了靠港的“停留”时间。我们曾经遇到过一次,一艘散货船本来计划两天卸完货就走,结果遇上连续几天的恶劣天气,吊机停运,船就只能乖乖地停在那儿,白白多待了四五天。船员在那期间的精神状态,说实话,也是一种考验。
还有,船舶靠泊的目的。是为了装卸货物?进行检修?还是只是中途补给?不同的目的,所需的时间自然也不同。例如,仅仅是加油、淡水补充,可能几个小时就够了。但如果是要进行比较大的船体维修,或者接受海事检查,那时间就不好说了,可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有可能。我见过一些老旧的船只,需要进行一些技术改造,在港口一停就是半个多月,把船员都快磨出茧子了。
说到靠港,货物装卸无疑是占据时间最长的环节之一。这不仅取决于货物的种类,还取决于装卸的效率。比如,散货船在装卸矿石、煤炭之类的,如果是用抓斗,速度就相对快一些;但如果是像粮食或者一些精细化工品,对包装和操作要求高,那就要慢上许多。我曾经观察过一艘散货船在卸载粮食,为了保证货物品质,每一步操作都小心翼翼,卸货速度并不算快,整个过程也花了二十多个小时。
集装箱船的装卸,虽然号称高效,但也要看具体情况。像一些热门航线,班次密集,港口调度能力强,通常几小时就能完成。但如果遇到大型集装箱船,箱子数量庞大,而且还要考虑箱子的配载,哪些箱子要先出去,哪些后出去,这都需要精细的计算和调度。有时候,光是堆场的集卡进出港,就需要排队等待,也会间接拉长船只的靠港时间。我记得一次,一艘巨型集装箱船靠泊,上面堆满了上万个标准箱,港口方面为了保证效率,几乎是24小时不间断作业,即便如此,从它靠泊到所有箱子卸完,也花了差不多两天时间。
一些特殊货物的装卸,比如超大型设备、危险品,那更是要格外小心。这些货物往往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措施,操作流程非常繁琐,耗时也会更长。我曾有过一次经历,处理一批大型工程设备,光是确认装船的吊装方案,我们就花了三天时间,实际装船作业又持续了将近两天。整个过程中,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,所以宁愿慢一点,也要确保万无一失。
船舶靠港,可不是卸完货或者装完货就能马上走的。海关、海事、边检、检验检疫等一系列部门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。这些检查的周期和严格程度,直接影响着船舶的离港时间。有的国家或地区的港口,手续非常繁琐,效率低下,光是填报各种单证,就要耗费大量时间。我记得之前有个船,因为一个小小的单证填写错误,被海关扣了好几个小时,直到重新补齐资料才放行。船长当时那个脸色,真是没法看。
而且,不同船旗国、不同航线,接受的检查项目和侧重点也可能不一样。像一些安全检查,如果被查出有不符合规定的地方,那就更麻烦了,可能需要进行整改,时间自然就拖长了。我有一个朋友,他们的船在某个港口被查出消防设备有小问题,结果被要求立即进行维修,耽误了一个多星期才得以启程。那段时间,他天天就盯着港口那片海发呆。
此外,港口的调度系统、引航员的安排、拖轮的支援等,这些“地面”上的配套服务,其效率也会间接影响船舶靠港的整体时间。如果这些环节衔接不好,即使船上和货物方面都准备妥当,也可能因为等待引航员或者拖轮而白白耽误时间。我见过一些小港口,由于人手不足,引航员调度不及时,一艘大船靠泊就得等半天,你说气不气人。
我举个例子,前段时间,我们公司有一艘化学品船,从东南亚过来,在上海港靠泊。这艘船载重约3万吨,主要目的是卸载化学品。考虑到化学品的特殊性,港口对卸货的流程和安全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。从船舶进港开始,首先要接受海事部门的安全检查,然后是海关和检验检疫的申报。整个过程,我们都配合得比较顺利,但因为涉及到化学品的卸载,需要专门的资质和设备,所以这个环节就花了差不多24小时。卸完货之后,还需要进行港口清洁和相关文件的放行,这又花了半天时间。所以,从靠泊到最终开航,这艘船在港口停留了将近48个小时。这还算是比较快的了。
还有一次,是一艘小型杂货船,从国内某港口出发,前往日本的一个小型港口,主要是装运一批木材。那个日本港口规模不大,但管理非常规范。船舶靠泊后,同样需要接受多部门的检查。但由于货物是木材,相对简单,装运效率也比较高,大概一天时间就完成了。关键在于,这个港口的作业时间是有规定的,晚上会有宵禁,而且周末休息。所以,即使我们装好了,也只能等到下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最后的检查和放行。最终,这艘船靠港的时间,加上等待放行的时间,也差不多花了30多个小时。
总的来说,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。你可以理解为,这是一个涉及船舶自身特点、货物性质、港口设施与管理、以及众多行政部门协同工作的复杂系统。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靠港时长的“瓶颈”。想要准确预测,除了经验,还得看具体情况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